本文內容為 學習與模擬作業情境,目的在於將 Google Cybersecurity Certificate 課程第一單元的「資安分析師日常任務」與真實新聞案例相結合,用於教育與筆記參考。
所有資訊均來自公開新聞與威脅情報來源,不代表實際事件全貌。若涉及特定企業或組織,僅作為案例學習用途,並非內部調查或正式報告。
新聞報導:民視報導,新興勒索軟體集團 Warlock 在暗網宣稱入侵致茂網路系統,限期 17 天談判,否則公開資料。致茂為台積電/輝達 GPU 測試設備的重要供應商,晚間重訊證實資訊系統一度受影響並已啟動應變。這凸顯半導體供應鏈的高價值目標屬性與連鎖風險。新聞
威脅情資:研究顯示,Warlock 採 勒索軟體即服務(RaaS) 模式運作,常以 Microsoft SharePoint 漏洞作為初始入侵,並採「竊取 → 加密 → 外洩」的三重勒索策略。
根據 Google Cybersecurity Certificate 第一單元,entry-level cybersecurity analyst 的核心任務包括:
這些任務在致茂案例中,都有具體的對應情境。
任務 | 輸出 | 工具 / 技能 |
---|---|---|
偵測 | 告警列表、可疑帳號/IP | SIEM、IDS/IPS、EDR |
分析 | 事件時間線、受影響資產清單 | SQL、日誌分析、PCAP |
遏止 | 隔離紀錄、阻斷規則 | EDR 隔離、防火牆 ACL |
根除 | 漏洞修補與清除報告 | 漏洞掃描、漏洞修補管理 |
復原 | 服務恢復報告、完整性驗證清單 | 不可變備份、校驗工具 |
報告 | 管理摘要、Lessons Learned | 報告模板、KPI、政策更新 |
在實務中,資安分析師的作業流程通常以 持續循環(continuous cycle) 的方式進行:
監控 (Monitoring)
發現與通報 (Alerting & Notification)
初步分類 (Triage)
深入分析 (Investigation)
事件應變 (Incident Response)
報告與回饋 (Reporting & Feedback)
這套流程與課程中的 Core Skills for Cybersecurity Professionals 完全對應:既要能操作工具(技術面),也要能與同事、主管、客戶清晰溝通(軟實力)。